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当前位置:罗山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浏览文章

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04

时间: 2016年07月15日 来源:县政府办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第四章  打造绿色产业新体系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产业集聚区、园区和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实施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绿色制造、集群发展四大工程,做精做优现代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新做细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绿色产业新体系,为实力罗山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第一节  做精做优现代生态农业

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功能,以精品高端、特色高效、生态高产为方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一、构建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油料、茶叶、绿色蔬菜、生态畜禽、水产、花卉苗木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开展轮作和间作套作,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协同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优质粮食产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完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推进优质水稻、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适度扩大优质粳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促进粮食均衡增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油料产业。以保障食用植物油稳定供给为目标,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培育优质双低油菜籽品牌。推广高产高优花生种植技术,建设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利用荒山荒坡、低产低效林地,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油茶、油牡丹等木本油料产业,打造十万亩油茶、万亩油牡丹生产加工基地。鼓励木本油料林立体种植和综合开发,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木本油料综合生产能力。

绿色蔬菜产业。依托信阳恒盈达蔬菜、丰润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促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

茶叶产业。发挥信阳毛尖主产区优势,依托申林茶业、灵山茶叶、亿峰茶叶、灵鼎峰茶叶等龙头企业,实施茶叶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鼓励茶园套种花木、林茶间作,培育一批茶叶产业集群。推进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广茶树新良种,创建茶叶新品牌。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茶叶产业经济效益。

花卉苗木产业。依托现代园林公司、栖凤园等,加强名贵新品种引进、开发和推广,建设各具特色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展示销售、科技研发、生态观光为一体的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加快罗山豫南花木交易中心建设,策划举办花卉节或花卉苗木交易会,提高花卉苗木基地的知名度。

生态畜禽养殖业。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猪、肉牛、肉羊和家禽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加强信阳麻鸭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一批地方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畜产品。推广生态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畜牧生产向高效、生态、健康的现代化畜牧业方向转变。

生态水产业。依托丰富的水库资源,引进一批高附加值养殖品种,加快推进鳜鱼、青鱼、黄鳝等现代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渔业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大户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发展工厂化养殖、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大水体养殖,推行高效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优质高效林业。以产业化、规模化为目标,加快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板栗、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林果,打造一批特色林果示范园。调整速生用材林树种结构,引进成长快、材质好、抗逆性强的树种,推进火炬松、杉木等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引导林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林下种植业和林下畜禽养殖业,打造一批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提高林业综合经济效益。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新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向科技要效益、向生态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公司农场等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合同价格优惠、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现代农业经营者,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

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按照集约化发展要求,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规模适度、设施先进、机制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加快罗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拓展园区农业示范、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等功能,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天泰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灵山湖生态农业示范园、周党豫南农耕文化观光园等建设,发展农业科普教育、农耕文化展示、休闲观光采摘、农业休闲游乐,打造一批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三、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构建生态高效的农业产业链为目标,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引进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立体种植、绿色防控、工厂化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以水稻机械化育秧、栽植、烘干为重点,推进茶叶、油菜、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等手段,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化温控大棚,打造一批专业化、智能化工厂育苗基地和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绿色追溯体系、农业安全管理系统和农产品智能化配送平台建设,搭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加强原产地保护,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专栏4-1  生态农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建设16个万亩方、230个千亩方、3300个百亩方高标准粮田,打造72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

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工程。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优质粮食、油料、茶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生态畜禽、生态水产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加快罗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优质花卉生产基地、油料牡丹种植基地、供港蔬菜基地、红提、冬枣等特色采摘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样板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展示区,城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豫南“三品一标”农产品专供基地。推进罗山县延生农业科技示范园、罗山县天达生态农业园、罗山县天泰生态农业示范园、博纳农业生态园、楠杆镇田堰向阳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发展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生态度假型、科普教育型等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生态农业。

   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工程。加快万亩油用牡丹示范基地、30万亩茶产业基地、苗木花卉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豫湘园红提葡萄产业项目、优质花卉生产项目、现代茶产业提升项目、灵山茶业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工程项目、灵鼎峰茶与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亿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

   现代畜牧业提质升级工程。实施罗山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推进种畜禽场及信阳水牛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监管体系、罗山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等项目建设,支持万林种猪养殖基地、豫鸣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园建设,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转变。

第二节  做大做强新型工业

依托产业集聚区和石材专业园区,以产业集群化、生产低碳化、资源集约化为方向,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旧产业转换,做大做强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和石材三大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3+X”新型工业体系,提升工业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做大做精绿色食品加工业

发挥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双福粮业、天山粮贸、灵山茶业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粮油、茶叶、果蔬、畜禽产品、水产品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知名品牌,做大绿色食品加工业规模,打造豫东南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粮油深加工。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双福面粉、灵山酒业等绿色食品加工项目,推进油菜籽、花生、油茶、油牡丹等油料加工,打造全省优质大米、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引进一批粮油精深加工企业,加强粮油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饲料加工,探索发展稻壳发电或供热、米糠制油、碎米综合利用等项目,提升粮油精深加工转化水平。

茶叶深加工。依托灵山茶叶、申林茶业、亿峰茶叶等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发展有机茶、红茶和新名茶生产与加工,培育名茶新茶系列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引进茶叶深加工技术,以中低档茶叶和废茶为原料,萃取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等功能性成分,开发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保健品等产品,打造茶叶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茶叶产业的附加值。

果蔬深加工。依托板栗、草莓、葡萄、蔬菜等特色种植基地优势,加快引进果蔬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果蔬饮料、果蔬食品、酿酒等产品,打造特色果蔬深加工基地。

水畜产品精深加工。以生态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基地为依托,引进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加快生猪、肉牛、肉羊和家禽低值产品和废弃物精深加工。以低值水产品和废气物为重点,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拓展电子信息产业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产业集群。

电子元器件产业。依托大忠电子、鑫盛电子、立德高电子等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变压器、电子散热器、电子线路板、二极管、三级管、手机马达等电子元器件产业,探索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

LED照明产业。以LED照明设备为核心,引进LED驱动电源、芯片、封装生产、研发及相关配套企业,发展LED显示屏、节能照明、芯片等产品,打造LED照明显示设备生产基地。推动LED产业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结合,探索发展智能化LED照明产业,拓展医疗照明、农业照明、应急照明等领域。

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围绕信阳智能通信终端、智能显示终端、数码影音终端三大产业链,积极引进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零部件企业,发展PCB、电池、充电器、液晶模组、摄像模组、手机外壳、柔性电路板等配套产品,打造智能终端配套产业集群。

三、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

依托丰富的花岗石、膨润土等资源,以延伸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以石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产业,促进建材产业向绿色低碳、高性能、高品质、可循环利用方向发展。

石材产业。以石材专业园区为载体,依托成功石材、经邦石业等骨干石材企业,引进石材精深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做大石材产业集群。以生产高档石材新产品及石材制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建筑装饰石材、创意石材设计、石材雕塑,支持人造石、环保新型墙材、复合加工板、异型材、拼花板、马赛克等粉碎石利用产业发展。鼓励石材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石材废料、废渣综合利用和水循环利用,推动石材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到2020年,石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

膨润土精深加工。规划建设膨润土加工产业园,以膨润土资源综合利用、选矿提纯以及深加工技术作为重点,引进国内外膨润土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发展人工钠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和化工催化剂载体膨润土,开发净化脱色剂、粘结剂、催化剂等产品。积极开发膨润土环保新材料,推动膨润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严格限制新建中低档膨润土生产加工项目,防止低效益开发造成资源浪费。

陶瓷产业。依托新时代陶瓷、粤特陶瓷等企业,引进陶瓷生产数字化制造技术、卫生陶瓷高压成形装备、卫生陶瓷施釉机器人技术装备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发防辐射瓷砖、太阳能瓷砖以及功能型或复合型陶瓷产品。鼓励陶瓷企业积极开发纳米陶瓷新材料、电子陶瓷材料,推动传统陶瓷产业向新材料产业延伸。推进陶瓷绿色生产,引进废瓷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废瓷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

家具制造业。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围绕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建设,加快引进知名家具研发设计和制造企业,鼓励家具原创设计和研发,开发健康环保的实木家具、时尚家具、儿童家具等产品,打造家具创意设计与绿色制造基地。

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应急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主体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引进节能环保企业,大力发展高端、高效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装备和节能灯具、高效活性炭等节能环保产品。积极推进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及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开发应用。加快发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技术咨询、绿色认证评估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电动设备、智能装备、应急装备,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重点以高端化为方向,引导飞寰机械、大别山车辆机械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发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面向农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引进应急设备生产企业,发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监测、食品药品产品追溯、应急产品质量检测、林业安全监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等装备。探索发展医疗应急救治设备、便携式诊断设备等装备,促进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依托弘昌燃气、绿色生态新能源科技等企业,大力发展燃气发电,鼓励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光伏发电企业,推广太阳能发电和应用示范项目。依托山地风能资源,引进一批风电企业,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规划建设风电场,促进风力资源开发利用。

新材料产业。围绕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发展理念,鼓励建材企业加快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火保温材料、环保装修装饰材料等,促进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发展。

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纺织服装、水泥、化工、机械制造、造纸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鼓励博润纺织、豫南王鞋业等纺织服装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打造加工、设计、检测、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促进服装服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水泥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窑尾余热发电等节能和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以集约化、生态化为方向,推动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精细化工,积极培育发展林产化工、生物化工。

专栏4-2  绿色工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进绿色食品、石材精深加工企业和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培育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石材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年产8000万件LED照明灯具、年产2.2亿只手机马达、年产600万套锂电池、项目激光外经测控仪、智能计长装置及塑钢制品、电子变压器电子继电器电抗器续建等项目建设,支持普航电子变压器项目、深圳博锦园电子科技电子监控器项目、泰科(上海)国际集团继电器项目、上海雅威电子LED灯具项目、旭诠(珠海)电子科技电子元器件项目、金利源电子生产项目等项目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发展。

绿色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加快双福粮业公司项目、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东城粮油食品深加工园区项目、明智食品有限公司板栗加工生产项目等建设,培育和引进茶叶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畜牧深加工项目,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规模。

石材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推进石材专业园区石材加工项目、石材专业园区废石加工绿色矿山建设项目建设,引进石材雕塑、石材综合利用等项目。

绿色制造工程。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引进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技术,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构建高效节能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第三节  做新做细现代服务业

以城区、特色商业区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服务业供给为目标,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两大支柱性服务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精细化方向转变,实现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打造具有高成长性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一、聚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产品、精品旅游景区和经典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建成大别山山区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基地,打造生态旅游友好区,为文化罗山建设注入新内涵。

培育四大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突出“山、水、林、茶、寺、鸟、瀑、红”特色,实施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精品培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大工程,加快开发参禅祈福游、红色圣地游、观鸟休闲游、生态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和品牌,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观鸟旅游为特色、以生态休闲旅游为基础、红色旅游和农业体验旅游及其它专项旅游共同发展的旅游产品格局,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专栏4-3  “十三五”时期罗山县四大旅游产品和品牌

文化旅游。依托佛教文化、皮影文化、关隘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做响文化旅游业品牌。以灵山寺为核心品牌,加快灵山景区、灵山禅修文化园、灵山旅游小镇等建设,开发禅修习武、禅茶、禅药及养生文化等产品,打造灵山参禅文化旅游胜地品牌。加快皮影文化产业园、灵山豫南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皮影画及皮影动漫研发、文化创意、文艺演出娱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观鸟旅游。依托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灵山鸟类主题公园,发展鸟类博物馆和鸟类展示文化园,推进观鸟站、观鸟步道建设,开发鸟类观赏、鸟类摄影、鸟类科普、鸟类主题节庆游、鸟艺表演娱乐等项目,打造国际知名的观鸟旅游胜地。

红色旅游。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景区升级改造,精心打造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青蓬景区,策划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生态休闲旅游。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加快龙池、石山湖、莲塘、九里湖等景区建设,推进彭新镇前锋村旅游、朱堂乡老寨山及保安寨生态园、小寺生态旅游和一批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大力开发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山地养生等生态休闲旅游产品。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加强旅游景区对外交通路网建设,提升旅游景区通达性。推进罗山县城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旅行社,引导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鼓励发展一批主题酒店、特色农庄、田园乡村酒店、汽车旅馆、青年旅舍、农家乐、民宿,积极开发茶叶、茶油、佛具、皮影等特色旅游商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街区和旅游购物商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加强县域内外旅游线路连接和旅游区域合作, 加快推动灵山风景区联合鸡公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积极融入信阳大旅游圈,推进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历史文化游、观鸟休闲游、红色圣地游、生态观光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加快大别山旅游区智慧旅游发展,促进大别山地区旅游信息互通、客源互达、资源互享,提升罗山旅游品牌影响力。

专栏4-4 “十三五”罗山县与大别山区及其他区域旅游线路建设项目

历史文化游:罗山县(灵山寺、定远御碑亭)——潢川县(黄国故城)——固始县(陈氏将军祠)——商城县(观音山)——汝南(南海禅寺)——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红安县(七里坪历史文化名镇)。

观鸟休闲游:罗山(董寨)——岳阳(洞庭湖)——江西(鄱阳湖)。

红色圣地游: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长岭岗战斗遗址、周党桂店农民暴动遗址)——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

生态观光游: 驻马店(嵖岈山)——信阳市(鸡公山、南湖湾)——罗山县(灵山、莲塘、九里湖、龙池、山店大鸡笼等)——新县(金兰山)——罗田县(大别山)——宿松县(小孤山、天堂寨)。


二、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

依托区位优势,以专业化、智慧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物流网络建设,打造豫东南具有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高标准建设物流园区。实施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谷泉农产品物流中心、罗山县豫南商贸物流城、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改造提升罗山县南城综合批发大市场,提升商贸物流设施承载力。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石材专业园等一批专业物流园区,支持乡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县的物流设施和节点网络体系。

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培育壮大一批A级物流企业,扶持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工业物流、城乡配送、快递物流、应急物流等领域发展,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

创新“互联网+”智慧物流模式。加快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物流标准示范应用,实现区域性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鼓励物流企业采用绿色物流技术和节能设备,推动物流绿色化发展,探索发展逆向物流,构建与我县生态环境相匹配的绿色物流体系。

三、提质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商旅文一体化发展为导向, 以特色商业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精品商业街、商务楼宇、特色专业市场建设,培育一批体验式智慧商圈,强化生活性服务功能,提升区域消费服务、商品集散功能,打造豫东南区域性特色商贸中心。加快提升县城老城区核心商圈,建设新城区商业中心,引进品牌直销店、专卖店、工厂店、线下体验店等新型业态,形成一批集时尚购物、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夜间消费需求为着力点,加快茶禅文化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融餐饮购物、文化演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特色夜市街区,打造精品夜市品牌,培育月光经济。改造提升家居建材市场、豫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淮南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建设石材、电子产品、花卉苗木等交易市场,完善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推动批发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商业向体验式智慧化转型。以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加快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改造升级农贸市场,推进中心村连锁直营店建设,构建超市进镇、连锁下乡、配送到村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

四、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加快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罗山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村镇银行建设,培育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引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稳步发展小额涉农信贷业务,加快培育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积极开展“两权”抵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仓单质押、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探索发展CDM预期收益权抵押、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性创业资本发展。探索“政府+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建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构建多元化融资担保体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依托省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县优势,加快发展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的电子商务经济。实施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工程,支持罗山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孵化园建设,以河南乐购之家等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鼓励本地企业在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网店,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商贸企业、专业市场创办网上商城。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和O2O线下体验店,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培育农村电商创业群体,搭建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高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贡献率。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支持社区商业、物业和生活服务等中小企业建立社区O2O服务平台,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便利化发展。

六、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依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引进国内外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县城颐乐苑养老托管中心、兴福养老院、中医院医养一体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北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信阳福寿灵山健康安养中心、莲塘医养中心、灵山佛教文化养生养老等项目建设,打造灵山生态养老产业集聚区,培育集康复疗养、保健养生、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集群,促进健康养老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在城区和乡镇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创新“互联网+养老”方式,建设智能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展老年人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养老养生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幸福和谐。

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引导企业有序发展商务楼宇、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工业地产、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盘活存量商业和写字楼,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和大型商务楼宇建设,培育楼宇经济。以改造城中村和新建居住区为重点,加快县城商品房开发,建设一批高档品质型小区,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体系。积极培育房地产交易、中介、租赁等二级市场, 健全购租并举的房地产服务体系。以物业管理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居民自治模式”,推动新旧小区引进专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八、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

依托山地资源,加快培育体育产业,探索引进夏季国际马拉松等具有影响力的商业性体育比赛和特色体育表演,打造1-2个区域性品牌赛事。引入国内外著名体育健身企业,发展各类健身休闲俱乐部。开发富有特色的山地运动项目,大力普及健身跑、自行车、登山、越野车穿越、野钓、漂流等运动项目,打造一批优质的户外运动基地,带动大众化体育运动发展。以居民生活便利化为目标,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微生活”服务站、商品配送服务点、日间托老(幼)所等便民服务设施配置,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引进法律、咨询、评估、广告等商务服务机构,推动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