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当前位置:罗山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浏览文章

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09

时间: 2016年07月18日 来源:县政府办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第九章  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


 

按照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原则,构建开放大平台和新机制,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合作,有效利用区外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更具活力的开放型县域经济体系。

第一节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扩大对外经济贸易交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力争外贸出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派劳务和引进境内外资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开创对外经贸关系新局面。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贸易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为原则,积极推动出口生产体系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扶持培育出口拳头产品,扩大比较优势明显的茶叶、绿色农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增强钻石、服饰、建材、电子产品等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外销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配套产业,鼓励企业主动融入跨国公司、县外企业的供应链,推动加工贸易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推动我县产品进入跨国采购和连锁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扶持朝宝钻石、任翔运动、豫南王鞋业、纳鑫电子等出口骨干企业,壮大中小外贸经营主体,增强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加强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推动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新时代陶瓷、成功石材等在技术、品牌方面有一定优势、具有向外拓展潜力的企业“走出去”,参与跨省、跨地区资产重组,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综合实力。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机构,支持企业到境外进行资源合作开发和国际科技交流,多渠道建立境外重要资源供应基地。帮助企业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开展跨国战略投融资。积极扩大向安哥拉等国外派劳务规模,大力发展带动成套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的工程承包项目,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深入推进“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5+2”经济论坛、茶文化节、中博会等重要活动,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借助粮食核心区、产业集聚区、休闲旅游区等资源优势,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重点,以引进科技含量大、带动能力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项目为目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新的发展优势。拓展外资利用范围,扩大外资利用规模。以国内外500强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吸引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扩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县的投资规模,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以利润再投资、增资扩股;引导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县企业的改组改造。主动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推动卫生、环境保护、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全面加强区域合作

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融入中原经济区,主动接受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辐射,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区域交流合作,参与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打造对内开放合作新典范。

加强与信阳市内县(区)合作。积极谋划融入信阳口岸建设,对接信阳谋划的保税物流中心,力争与信阳协作建设现代通关口岸。积极探索与信阳市内各县(区)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合作建设共管产业园区新模式,鼓励县内企业通过项目合作、设计分包等模式,在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建产业支撑平台。重点要加快与信阳市各县(区)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发挥灵山镇、潘新镇等南部山区茶产业规模种植优势和生态旅游优势,与信阳市茶营销、茶会展、茶金融服务的优势积极对接,积极建设以茶文化为特色、全产业链式的产业集群。加强与市内其他县(区)的交通合作,共同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建设豫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推动市内各县(区)生态协同发展,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生态防控体系,明确城市增长边界,设置绿色隔离带,划定资源上线、环境底线和生态红线,尽快探索建立碳排放权、排污权的区域性交易市场,共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试点示范城市。推动市内各县(区)污染联防共治,对大气污染、水污染进行分区控制,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区域性综合污染防治体系。

加强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中原经济区,加强与郑州国际航空港和郑欧班列的对接和联系,参与跨区域大通关模式,促进铁路口岸、内陆无水港与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之间的“一站式”便捷通关,提高通关效率,最大限度地促进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便利化。加强与郑州、武汉港口的合作联动,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合作。全面加强与中原经济区其他城市的战略联系,重点强化与郑州市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物流衔接、文化旅游、生态保障、市场联动监管等方面合作,加快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互赢共促。大力拓展与皖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合作的各种途径和渠道,推动引资区域多元化,推动我县企业与国内大公司的战略合作,突出抓好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洽谈对接。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交流合作。抢抓我国发达地区产业链向内陆转移的历史机遇,按照“共建优势、共享平台、共赢利益”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部分市、县(区)建立稳定的经济协作关系,争取建立一对一的战略联盟,加快承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的产业转移,加强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对接,争取成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旅游、环保、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构建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磋商、产业联盟等长效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