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当前位置:罗山县人民政府 » 走进罗山 » 历史沿革 » 浏览文章

罗山建置沿革

时间: 2013年08月13日 来源:史志室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介于东经114º10′至114º42′、北纬31º44′至32º19′之间,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汉初始置黾阝县,后几经变更,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定名罗山县至今。1986年,全县辖17个乡、1个镇。1987年,有一个乡撤乡建镇,1991年分设出1个乡,后陆续有7个乡撤乡建镇。2003年,全县辖10个乡、9个镇,272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城面积由1985年的2.29平方公里发展到2003年的7.43平方公里,街道都进行了扩宽、延伸、改造,房屋等设施建设接近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各乡镇集镇都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布局更加合理。村落在20世纪80年代南部全为点状散村,中南部多呈散乱片状,中北部多呈东西片状,北部平原区多为条状大村。90年代南部三、五户小村大都迁并到较大村落中。
第一章   建置  区划
第一节    位  置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介于东经114º10′ 至  114º42′、 北纬 31º44′至32º19′之间,南与湖北省大悟县、河南省新县接壤,东以竹竿河为界与光山县为邻,北隔淮河与息县、正阳县相望,西与信阳市平桥区毗连。县城位于县境中北部,西距信阳市45公里,北距郑州市373公里。312国道、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公路、219省道横穿罗山东西,京港澳高速公路、省道337、339、338纵贯县境南北。县境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3公里,面积2077平方公里。
   
第二节    建   置
   
   西周 :区域在周宣王之前属谢国,周宣王之后属申国。
   春秋、战国:区域属楚国。
   秦 :未置县,区域属衡山郡。
   汉 :置黾 阝县,属江夏郡。
   三国、晋:同汉制。
   南北朝: 宋孝建三年(456年)分黾 阝县地增置宝城县,同属义阳郡。南齐改宝城县为保城县,与黾 阝县均属北义阳郡。梁武帝时合黾 阝县、保城县置汝南郡。北魏分置保城县、黾 阝县、东随县。保城县、黾 阝县属齐安郡。北齐合三县置高安县,属齐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高安县并入钟山县。开皇九年(589年)将北魏时的东随县地从钟山县分出,置礼山县,属义阳郡。开皇十六年又分钟山县地置罗山县(因县治西南4公里处有小罗山—今名小龙山,故名),属义阳郡。大业末年(618年)礼山县废。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境置南罗州,领罗山县。武德八年(625年)南罗州废,罗山县属申州。
   五代:同唐制。
   宋:开宝九年(976年)罗山县废。雍熙三年(986年)复置罗山县,属信阳军。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徙信阳州治于罗山县城,县治迁往西南,称罗山新县。属汝宁府信阳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治复旧,仍称罗山县,属信阳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汝宁府。成化十年(1475年)复属信阳州。
   清:罗山属汝宁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罗山县属豫南道。16年(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7年(1928年)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区,罗山属第七(信阳)行政区。21年(1932年)划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22年(1933年)1月1日,拨县境南部的宣化店、姚家畈、丰家店、唐店、王家店、彭城店、新府、毛家集一片(569.55平方公里)归新置的湖北省礼山县(今大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3月解放,属潢川专署。1952年11月,潢川专署与信阳专署合并,罗山属信阳专署。1998年,信阳专署改为市,罗山县属信阳市。